红楼梦后段有一节讲冯紫英忽悠贾政买下据说可以做贡品的围屏和乐钟,那个钟是这样描述的,「有三尺多高,也是一个小童儿拿着时辰牌,到了什么时候她就报什么时辰。里头也有些人在那里打十番的。」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单窗跳字配上百音琴。由此可窥,康熙年间任江宁织造的曹家在市面上已经可以购买相当成熟的所谓「中国市场钟」。

溯源中国现代钟表业,马相伯曾经声称:「沪苏曩时钟表店,常悬一个黑袍人像;有人讲是利玛窦(Matteo Ricci),因他来中国传教,曾将自鸣钟进贡,算是开创中国钟表业的始祖。」的确,钟表业的西学东渐与教会入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过据文献记载,最早将西洋钟带入中国的应是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Michel Ruggieri),万历九年(1581年)到十年(1582年),罗先生自广州上岸,就数度赠礼总兵与两广总督以机械表与自鸣钟,「钟表外交」初获成效。 而直到翌年,利玛窦才抵达广州。

有别于日后盛行的「清宫造钟处」,「广钟」,「苏钟」,自广州被打开贸易后,钟表业却首先在江南地区的南京与上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明末清初手工作坊星罗棋布。

利玛窦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北上觐见皇帝。在此之前在南京地区他已展出过即将进贡的那两座铁质自鸣钟,引来大量围观与称赞。之后传教士在江南传播自鸣钟亦络绎不绝,王太稳(Alphonse Vagnoni)、郭仰凤(Lazare Cattaneo)与曾德昭(A Lvaro De Semedo)等都为此不遗余力。

晚明骄奢之风猛吹,明前期宴请「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至今日「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并且奢侈品的消费人群也变宽了,对于中产之家来说,就算一宴之花费要耗尽好几个月的粮食,也在所不惜。高门富室开始追崇更新奇的玩意,比如经过传教士改造更适合中国的西洋钟表。

更多的需求促进更多的供给与更快的技术改进,江南地区的能工巧匠们经过多年仿制与专研,二十多年后,制钟工艺已达到非常娴熟的地步,使得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欧洲师傅不一定能够比上海师傅做出更小的钟。

这一声声的滴答滴答,伴随着清兵入关,康乾对西洋钟表的愈加重视,渐渐从单纯摆设到渗透了至上而下的中国传统时间观念,自此,「精确」的时间载入史册。

撰稿:蟹蟹
吃心不改的挂三历史爱好者

「分享是美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直接在 App Store 搜索「每日腕表杂志」,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iDaily Watch · 每日腕表杂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Wechat arrow
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 请点击右上角的跳转按钮,
       选择「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
  • ● 也可在 App Store 搜索
       「每日腕表」下载!
Wechat overla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