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起来,限量其实是蛮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的。一方面,限量生产的产品品牌往往多少有些知名度,使用起来人前人后都会引起不少朋友的羡慕,同时还多少在细节上表现出了有点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如果假以时日,这些限量制造的产品还可能被出手,有保值与升值的希望。于是,人们看到就连产量高达1万的斯沃琪也郑重其事地在表壳上刻着9999之类的编号,而且一度非常受人追捧。不过不少新藏家其实永远是只买不卖,是不是能够脱手,或者能够卖出多少钱则没有人能够说出个大概来。

但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是,海外那些最为「顶级」的高档消费品(不仅仅是高档手表)虽然有不少产量极为稀少的产品品种,但都不太十分强调限量制造。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品牌,那些出现在拍卖场上的古董货有3、5款类似的就必须在拍卖目录上特别指出了,独一无二的款式也实在是非常多见。

10多年前当宝玑来华探路之初,曾经建议公司方面宣传自己的产品是限量发售。但时任宝玑董事长的 Francois Bodet 却立刻表示不同意这样做,他认为宝玑年产手表不超过5000只,而公司产品的款式之多在20种以上,所以同样款式的手表年产超过300只就算多的了,何必要夸夸其谈地去说什么限量。其实他的思维反映了上世纪5、60年代时所有大牌表厂的想法,对于年产1万或者更少的表款来说,即便是标上一个「限量200」或者「限量300」其实也只是反映出工厂真正的制造能力,要想生产多达1000只手表如果不粗制滥造是不可能的事。

直到今天,那些懂行的手表收藏家看到令自己眼睛发光的「好货」,自然能够估计出其珍稀的程度,并不需要表壳背后的特殊编号来提醒。看看如今所有大拍卖行的记录,那些限量产品、尤其是编号数字「吉利」的品种往往会在香港与东京、新加坡拍出高价,而伦敦、巴黎、日内瓦甚至纽约对特殊的编号似乎从来没有特别高的兴趣。从中也不难看出东西方买家观念上的不同。

时移势易,近4、5年来欧洲尤其是瑞士著名的手表品牌越来越倚重亚洲尤其华人圈的消费能力,为了讨好自己的大买家,找个借口在自己某些产品的基础上做些小改动,然后冠以纪念、庆祝等名义限量发售已经成为不少商家开拓市场的习惯性套路,有时每年甚至会推出好几种限量产品。奇怪的是只要是品牌有一定知名度,定价再怎么离谱的限量发售款式都会被人扫荡一空,还有人靠炒表发了财,其情形颇有点类似于一年以前不断攀升的房价。

其实,许多发行量极少的手表一般的表迷确实是很难打听到确切的产量的。记得多年前,从雅典定了一对红色珐琅表盘的圣·马可系列手表,拿到货以后代理商告诉我一方面因为红色难烧,另一方面市场反应也不热烈,这对表只制造了50套,我买到的是最后一对,他好不容易才在欧洲的某个角落里帮我觅来的。将它戴在腕上,金色表壳配上红色表盘比普通的金表耀眼许多,见到的人都说不俗,但为什么销售商会说反应平平呢?百思不得其解。类似的例子还有1995年ZENITH使用自己新开发的超薄机芯发行的6系列手表,每只限量制造250或者500只并且明白无误地刻在表背上,但因为没有刻意宣传,款式也过于古典似乎销售平平,有朋友的表店进了货以后3年多没有买出去,让自以为十分懂表的店经理在老板面前面子大失。想想如果晚出10年,这些表落到了港台炒家手里,际遇应该有如何的不同。

眼下限量发售的手表实在太多了,个人以为如果款式与价钱都能够接受,买来作为日常佩戴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只是想着升值保值,实在应该谨慎一点——「落地半价」的俗语适用于包括所有商品,限量发售也没有任何理由与其它的手表有很大的不同。间或有些难以买到的「热门表」会对朋友特别酬谢——平价出卖,无须等候或加价,但别人那么给你面子,你好意思把面子这么快地还给人家吗?不好意思,那么何时能够套现?肺腑之言,谨记之。

撰稿:丁之方
资深腕表专栏作家

「分享是美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直接在 App Store 搜索「每日腕表杂志」,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iDaily Watch · 每日腕表杂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Wechat arrow
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 请点击右上角的跳转按钮,
       选择「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
  • ● 也可在 App Store 搜索
       「每日腕表」下载!
Wechat overla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