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参观钟表与奇迹(Watches & Wonders)首届亚洲高级钟表展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前的事了,想对它做个评价总不知道如何来描述——巨大的人流证明了东亚地区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展示,有效的组织让人觉得它紧追着日内瓦与巴塞尔展,还有就是各家品牌都为了这一展示做了准备,但其最终的定位与功用还是值得认真地推敲与完善。

香港之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见了两三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侯三民,回忆了一系列有趣的往事。解释一下,侯三民是在香港做钟表的瑞士人,他的名字是 Albert Hausammann,被老资格的圈内人士称为香港高端钟表销售“三大拓荒者”——另两位分别是嘉信表行的创始人与免税商店(DFS)的前老板,圈外的名气都在他之上。

“我喜欢花钱,钱像水一样地花出去,又像水一样地流回来。”那是大约20多年以前我刚认识侯三民不久听他对一些中国钟表销售商说的话。当时,我并没有对这些话有多少在意,只是简单地以为像他那样的亿万级富翁当然会这样看待钱。如今想来,他是在鼓励那些上海、北京的钟表经销商们,尝试着进一些他代理的品牌的产品——江诗丹顿与宝玑,因为他已经接待了不少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觉得既然金壳金带的劳力士能够卖出去,江诗丹顿、宝玑也会在中国卖得掉。

其实,侯三民来得稍微早了一点,晚五年或者十年他在内地的生意肯定会风生水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最早跟着侯三民在中国内地做江诗丹顿与宝玑的手下们如今都是业内的“大佬”,其中不乏日后的中国区总裁之类的高层。

听侯三民说话,实在应该多长些记性,我记忆犹新的一席话就是:“中国这样大,中国经济这样有活力,所以永远不要为市场问题担心。这就好比是在煎鸡蛋,在外围的蛋白可能已经被煎得有点焦了,整个中心的蛋黄还是生的。从理论在推导,中国市场开发殆尽至少需要花费2、30年甚至50、100年的时间。中国的身后,还有俄罗斯、印度在排队等着呢,意味着一个比中国大得多的鸡蛋还没有被放进平底煎锅,放心吧100年以后高端手表这个行当还是利润丰厚的!”今天人们听到类似的话语或许不觉得太新奇,想一想那是20多年以前,大多数中国高端买家花几千元买只梅花、浪琴都让人羡艳,江诗丹顿与宝玑只是刚刚开始开拓处女地,不可否认侯三民那时的判断高瞻远瞩。

10年以前,已经把公司所有的品牌销售权分别卖还给江诗丹顿与宝玑,自己拿下了海瑞温斯顿表做着“玩”的侯三民带着一群瑞士及欧洲其它国家的朋友到上海来看首届F1中国站大赛,聊起往事他笑咪咪地说自己以前的判断还是很正确的,只是眼下的中国一下子跨越了单纯,必须用最先进手法做市场了,这比较适合刚刚学完MBA课程的年轻人,不太适应自己这样叫卖手表出身的老头了,如今中国表市的格局也确实证明了他所言不虚。

回到正题上来,对于计划长久举办下去的钟表与奇迹(Watches & Wonders)展而言,适逢国际经济的动荡期——从去年开始,高端钟表在中国的销售明显增速放缓,根据今年上半年发布的2012年瑞士钟表业出口的统计数据,中国香港增长缓慢为6.8%(居全球第一),中国内地增长为0.6%(居全球第三),于是有人担忧整个高端制表业会遭遇严重的衰退——多用一点传统的叫卖功夫,少玩些MBA式的市场策略或许真的是制胜市场之道呢。

撰稿:丁之方
资深腕表专栏作家

「分享是美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直接在 App Store 搜索「每日腕表杂志」,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iDaily Watch · 每日腕表杂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Wechat arrow
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 请点击右上角的跳转按钮,
       选择「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
  • ● 也可在 App Store 搜索
       「每日腕表」下载!
Wechat overla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