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这是王安石的《春夜》。短短的七绝中诸多细节值得玩味:滴漏究竟是如何组合、如何使用的,金炉里的香是否也与计时有关,另外月影移动是否暗中含有古人夜间观星定时的秘密呢。种种问题,其实都来自于近日对于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演变的兴趣。尽管有着一系列的科技史、天文史著作可以对于宋代的情况了解一个大概,但诸多的细节是专家也说不清甚至完全不能够告诉人们的。

先谈一点题外话,长期以来国内的学术界比较少与社会公众直接接触,因此其研究的最新成果往往不为普通的人们所知,而那些将学术成果传播到社会上的“中介者”素质良莠不齐,更让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谬种流传,这一点得到圈内越来越多同仁的认同。

不过,我个人觉得当下更严重的问题,还是上述细节研究的缺乏。曾经与一位美国的经济史专家聊天,在他的印象里中国只有近一二百年的历史可以做深入的科学研究,不像欧洲对一些古老城镇的专业历史如人口、经济、农业等的详细研究可以上溯到四五百年前一气连续下来。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历史资料往往是经过后人的整理与删削,与欧洲那些原始未经触动的“断烂朝报”有很大的区别,在研究时尤其需要按照今天的眼光、根据不同的需求重新由基础工作做起,这一点对于原来就属于偏门与冷门的中国钟表历史与文化研究尤其突出。

如今的钟表概念与技术是由西方引进的,而中国古代从天文历法到具体计时手段都与现代通用的方法有极大的不同。发生这样剧烈变化的时间大约在明代后期到清代早期,对此专家的研究非常清晰,从天文历法的改变、到钟表在皇家与贵族间的流行都有相当清晰的梳理。

不过,在钟表作为一种新事物如何为民间所接受的,早期的普通中国民众是如何使用钟表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属于专家难以回答的细节。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无解的难题,只要有心去认真梳理史料,还是能够让模糊的历史事实逐渐清晰起来的。我的朋友、对于早期中国钟表历史颇有研究心得的白映泽就曾经谈起,在《点石斋画报》里就不乏挂钟的画面,一般是在石库门住宅刚进门处的室内,可以知道在清末民初钟已经成为上海市民的日常用品。诸如此类的细节如果能够不断地累积起来,最终将会呈现给人们一个鲜活生动的中国近现代时间观念与钟表技术的演变历史,也让几乎为人遗忘的往昔重新展现在人们眼前。可惜,这样的工作实在少人愿意去做。

其实,在历史资料里搜寻以往不被人注意的细碎故事,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的往往是趣味横生的故事。例如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舞国皇后” 梁赛珍的钻戒和白金亚米茄手表失踪案。作为演员,梁赛珍一直难以跻身一线,倒是因为插足于阮玲玉与唐季珊之间而名声大噪。不过,人们不应该忘记的还有——梁赛珍是那个时代的“亚米茄女郎”,有来自上海图书馆藏旧刊《礼拜六》周刊第六七一期封面广告为证,画面是梁赛珍与其妹赛珠、赛珊一同挑选亚米茄表。明星配名表早在八十年前就是营销的利器,以前曾经在欧洲人写的钟表史书里读到,如今也有越来越多来自旧中国旧上海的实例。类似的细节不断丰富,终有一天能够写一本不人云亦云而且是非常生动有趣的近代中国钟表历史。

撰稿:丁之方
资深腕表专栏作家

「分享是美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到朋友圈;或者直接在 App Store 搜索「每日腕表杂志」,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iDaily Watch · 每日腕表杂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Wechat arrow
获取最棒的腕表杂志 App
  • ● 请点击右上角的跳转按钮,
       选择「在 Safari 中打开」下载!
  • ● 也可在 App Store 搜索
       「每日腕表」下载!
Wechat overlay logo